近日,奉贤区第30期处级干部进修班赴北京开展异地教学活动。
专题授课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景奉水作《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专题辅导,对机器人的起源、发展、分类、目前市场应用做了系统介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李诗洋作《北京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与发展》专题辅导,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任务做了分析研判,介绍了北京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并对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五个方面的未来应用发展做了展望。
案例教学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李蕾为学员们作《华为公司遭遇科技制裁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案例教学,通过对华为遭遇经济制裁的背景原因分析,深刻揭示了我国在芯片制造及其它核心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短板,引发了学员对我国未来如何做到加强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思考和讨论。
现场教学
学员们在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精心组织安排下,先后赴香山革命纪念馆、清华科技园、千方科技、科大讯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等地开展现场教学。
重温了香山时期的历史,感受到党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在进京赶考的第一个考场交出了一张令人民满意的第一份答卷,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经受新的考验,在一次次的大考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
在清华科技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深入了解学习了以科技园区为载体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创业企业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对奉贤区如何通过发挥科技园区作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区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分组讨论
奉贤建设“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分组讨论
此次异地教学期间,学员们就借鉴北京经验,如何建设奉贤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进行研讨交流。学员们表示此次考察很有收获,在如何利用科技园区平台强化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上很有启发:招商政策扶持上要更加创新精准、服务企业要更有温度深度、营商环境的的打造上要更加人性化法制化、立足奉贤实际承接好自贸区和张江产业辐射、因地制宜发展好奉贤的新质生产力力、利用好五个新城的建设机遇吸引更多的龙头总部企业落户奉贤、利用好奉贤高校资源深化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等。
学员体会
丢掉幻想、主动迎战就能胜利
黄尧富
赴京学习一周,收获不少,感慨良多。我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现场教学中得到启示:丢掉“功成名就”的幻想,主动以“进京赶考”的思想迎接执政的挑战与考验,是党取得全国胜利、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根本原因。我从华为公司遭遇制裁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案例教学中得到启示:丢掉对美西方遵守市场规则的幻想,主动布局应对逆境的“先手棋”,是华为迅速摆脱困境、打出漂亮的迎战组合拳的根本前提。我从中关村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的参观见学中得到启示:丢掉“一招鲜吃遍天”的幻想,主动开拓创新科技与科技创新、驱动市场新需求,是中关村兴盛的根本动力。我从北京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与发展的专题辅导中得到启示:丢掉固化的传统思维幻想,主动争取自身的金融科学定位,是北京科技金融发展的根本内因。细想一下我们奉贤,人杰地灵,只要丢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主动找准自身的正确定位,就一定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
唐敏敏
此次赴北京学习,深刻震撼于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也更加深刻领会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科技创新为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突破口。面临这样一个改革时间窗口,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奉贤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新城一线建设者,要牢牢把握本轮“新城发力”战略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以“三十年后看新城也不落后”的理念,不断完善城市核心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坚持高品质建设,服务建设更多高品质的文教体卫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高品质居住空间,满足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筑好新城这个巢,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优秀人才选择在新城工作生活,依城兴产,以产兴城,践行好奉贤新城城市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因地制宜,砥砺奋进
努力为建设奉贤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作出贡献
朱毅杰
中关村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范式,通过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精准的功能定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前沿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汇聚,中关村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无论是华为百折不挠、自立自强的企业精神,还是清华科技园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互利双赢模式,或者千方科技、科大讯飞等的发展壮大历程,都为奉贤建设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依托东方美谷美丽大健康产业的基础,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将在奉贤这片沃土上不断激发,更多优秀人才选择奉贤、扎根奉贤,更多的优质资源在奉贤融汇交织,未来一定能够共同支撑起奉贤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为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和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受科技前沿创新力量,
助推奉贤高质量发展
肖丽英
从探访香山革命纪念馆,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新中国筹建的光辉历史,再到中关村、清华园、华为、人工智能、科大讯飞,一个个科技含量十足的名词穿插了整个北京之行,深切感受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创新一次高频出现51次,科技一词出现52次,如何有效统筹技术、产业、资金、人才等资源,助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已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有力抓手。当前,奉贤正在大力建设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大势所趋、迫在眉睫。身为奉贤干部,一是要解放新思想,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不断破解观念固化藩篱;二是要培育新业态,加强产业科创转型,主动对接深化产学研一体,全方位“寻才、识才、荐才、用才”;三是要完善新机制,进一步探索政策扶持机制、部门协同机制、干部容错机制,努力营造最优的生态、提供最好的服务。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校 上海市奉贤区行政学院
地址:奉贤区金汇镇百曲路766号 邮政编码:201403 联系电话:021-67180141
备案/许可证编号:沪ICP备2021024481号